close

1528535186-2710711769.jpg

作者:趙南柱

金智英,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。

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,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,大學就讀人文科系,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,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,婚後年兩人有了女兒。

接著,在眾人「理所當然」的期待下,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......

某天,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,與丈夫講話時,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,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,脫口而出驚人之語;到釜山婆家過節時,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,以「親家母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。

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,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,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......

「這個社會看似改變很多,可是仔細窺探內部細則和約定俗成,便會發現其實還是固守著舊習,所以就結果而論,應該說這社會根本沒有改變。」

這部小說內容其實就和你我每天在生活上發生的事情,令人熟悉又平凡,沒有甚麼「驚艷」之地,但卻道盡我們在生活上看似平常的事情,背後隱藏了很多「性別」的議題。作者雖然是以韓國的觀點描述女性在這樣社會下,所面臨的約定成俗的「傳統」,但在我們台灣,雖然我也不是1982年代出生的小孩,然而,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確實在生活上有發生過。

「性別歧視」、「性別刻板印象」、「性別不平等」是我們至今仍須努力地克服的議題,但要泯除何其容易!

金智英從小的生活,就被奶奶重男輕女對待,母親吳美淑女士第一胎是女生,就不斷向奶奶道歉,而奶奶則向媳婦安慰道:「沒關係,第二胎在拚個男孩就好了。」後來第二胎金智英出生了,母親又不斷向孩子、奶奶道歉,好不容易懷了第三胎,且胎夢顯示有可能就是男嬰,然而婦產科醫生卻表示「可以湊成三姐妹了」母親回到家,壓力大到極點,期待丈夫能回頭說點安慰的話,但丈夫卻不發一噢,而最終母親將這妹妹拿掉了...五年後,才又再懷上金智英弟弟。

自從有弟弟,當然就以弟弟為優先,弟弟有自己的房間,也可以吃到比較好吃的東西,反倒是前面的兩個姐姐,就只能互相協助。

學校生活,為什麼男生的座號總是在前面,女生就是在後面;為什麼身分證男生第一個數字是1,而女生就是2;為什麼男生喜歡女生的表達方式就是「欺負」,這點我不認同金智英老師說法,為什麼男生喜歡女生就要欺負女生,女生又不生來被欺負的!

求職上,為什麼公司總挑選男生,原因是「不如把資源投入再撐得下去的職員身上更有效。」看到求職工作,老闆錄取的標準我真的很想大罵特罵,奇怪了,難道男生不也要結婚嗎,難道男生就不用結婚、就不用育兒、就不用維繫家庭生活?「男生是一家之主」為什麼認為女生結婚生子就要辭掉工作,內容提到老闆把一些困難業務會交給女生執行,認定她們做也坐不久,所以乾脆把困難業務交給他們處理,升職卻升男生。

婚後,因為兩人遲遲未有消息,引起眾多親戚的「關心」,丈夫覺得趁這次機會那就生小孩吧,為什麼男性總把「生小孩」看成很容易的事情,總把「生小孩」是女生的事情,如果彼此沒有共識、彼此沒有體諒,小孩生下來就會成為負擔。小孩生下來依目前的情況,是妻子照顧居多,所以金智英勢必要犧牲些目前現在擁有的東西,「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小孩而失去青春、健康、職場、同事、朋友等社會人脈,還有我的人生規劃、未來夢想等種種,所以才會一直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,但是你呢?你會失去甚麼?」

成為母親之後,過去既有的人脈會從此中斷,遭社會排除,被關進家庭,並且只許做「為了孩子」的事情,要是展現出本來的自己,也就是「不像個母親的樣子」,還會遭人質疑似乎不具備母親的資格。頓時間,會覺得彷彿失去了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夢想、人生,甚至是自我本身。撫養孩子並非女人的義務,而是夫妻、甚至是社會全體應盡的義務。在社會大眾認知下,大多婦女不得不「獨自帶小孩」,生產完後好幾個月獨自照顧小孩,好不容易有機會出門買一杯30幾塊的咖啡來喝,竟被人說是「媽蟲」,這樣的母親只因為花了一點先生辛苦賺的錢,進咖啡廳買了杯咖啡來喝,就被人指指點點,被貼上只知道享受的「自私蟲」標籤。

金智英的精神狀態出問題,丈夫就將金智英帶給精神科醫師看,那醫師最後也說了很諷刺的話。

女嬰→女孩→女生→女人→母親,女性在一生中,不斷限制在社會給予的刻板印象生活,有些人選擇接受,有些人則不願接受這樣的禁錮,女性也是組成社會群體的一半,社會上約定成俗所賦予婦女應該有的形象,我們應該有判斷思辨的能力,判斷何者是對何者是不合時宜,女性不該承受不合理的對待和痛苦,你我都不要變成金智英,也不要成為拉大性別不平等的共犯!

arrow
arrow

    shenq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